要想做一个成功的管理者,必须正确认识员工的不良心理和行为反应。在工作实践中,员工可能产生以下4种心理疏离行为:
1.工作疏离
一些员工,因工作表现不能受到肯定而产生怨天尤人、自基自弃等不良行为,比如怠工、制造事端等。
2.角色疏离
有的员工在工作上不能接受自己所担任的角色,认为自己怀才不遇,甚至别人或组织对他有所亏欠,致而引发抑郁、懒散或抗争的心理反应。
3.规范疏离
有的员工因为心理或行为上受到挫折,对相关工作规范表露不满,产生抵触情绪,甚至出现目无法纪的行为表现。
4.价值疏离
有的员工由于在工作上没有成就感,不知道自己工作的价值在哪里,有自我贬值感,渐渐丧失接受工作挑战与适应环境的勇气与信心。
在一个组织中,各种不同年资的员工,基于内在和外在环境的刺激,心理和行为倾向会有所不同。通常可以将这些不同年资的员工分为新生代、中生代和资深代三个类型。
新生代
新生代员工,大多在基层工作,处在事业发展的探索期。由于对单位的认识较浅、对组织作风的认同感尚未建立等原因,这些员工具有以下心理和行为倾向:
①工作积极,急于表现自己,有时欠缺成就感。
②倍感工作负荷重、压力大,渴望被鼓励、被尊重。
③期待每位同事的工作都能像他一样有效率。
④具有更明确的提高工作成绩的愿望。
⑤期待参加进修、学习与辅导。
⑥流动性高。
中生代
这一时期可以说是人生的鼎盛期,却也是个人事业最迷茫、最危险的时期。中生代员工的迷茫通常来自以下8个方面:
①工作模式逐渐定型,缺乏工作的挑战欲望。
②长期固定工作的倦怠感。
③上级“有责无权”的工作要求与压力。
④下级年轻同仁的工作冲动。
⑤资深同事保守心态的无奈。
⑥工作繁忙所形成的与家人之间的沟通困扰。
⑦上级认为他们已身居不错的职位,没必要再给予赞美和鼓励。
⑧人格逐渐成熟,人际接触面逐渐广泛,希望自己能有展翅高飞的空间。
资深代
资深代员工,由于各人职务及块遇不同.心理和行为表现大约可分为以下6种类型:
①保守型。倾向于安于现状、墨守成规,不愿也不知如何求新求变。
②执著型。对组织有深厚的感情,工作即生活,孜孜不倦,尽心尽力。
③回忆型。常回忆过去的事情,也常回忆个人为组织所做的贡献,虽乐天知命,却也不无对时势、命运的感叹。
④得过且过型。把工作当做一般职业,希望花最少的时间投注于工作,却能获得最多的回报,既自负却又喜欢批评,对自己的日常工作抱有得过且过的心态。
⑤怀才不遇型。年资虽深,但由于升迁受挫,转业也有困难。以致产生怀才不遇之感,导致心态不平衡,总觉得组织对不起他、上级对不起他,必要时还想自力更生。
⑥媳妇熬成婆型。限于自己的学识,虽然资历深、经验丰富,但唯恐别人瞧不起他,以致对同事较少关怀,多喜欢倚老卖老。
员工的不良心理与行为反应,可能会在任何一个单位存在与扩散。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,千万不能忽视这些问题的存在,并且应该重视员工在人与人的接触、人与事的调适过程中因刺激而产生的各种心理反应,进而采取各种滋励措施。诸如表扬、赞奖、肯定和认可等措施,给予员工学习新知识与新技能的机会,让其提升工作能力、增进工作效率、获得自我超越的满足感以及重建工作信心与重树人生奋斗目标,等等。
|